从制造到应用,仍需弥合差距
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制造业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未来实现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保障。尽管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在制造和工业设施领域的应用变革势头迅猛,但无论是从制造业方面还是应用方面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与发达国家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从制造方面来看,工业机器人是沿着把自动化作为底层技术,再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脉络,越往上走,越需要芯片、软件和算法的助力。而即便自2010年起我国的制造业产值就已超过美国,规模发展水平较高,但质量效益并不高,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时下,发达国家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已经进入到了智能阶段,而我国还处于入门阶段。据某财经报道,国产工业机器人凭借性价比、渠道等优势,已经占据了国内很多细分领域的大部分市场,但在关键技术、材料、零部件等方面还是与国际的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
新安装的机器人中,有71%的零部件皆来源于国外,国产化率不足30%。其中,在上游zui重要的三大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中,国产化率分别约为30%、22%、35%,相对较低,在产品精度、稳定性等方面依旧存在很大成长空间。
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同质化十分严重。现阶段,很多工业机器人品牌的产品在性能、外观、技术甚至是营销手段上都呈现出相互模仿的现象,就连各个厂商研发产品的核心技术和生产目的都是一样的。因此,纵观现在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几乎没有什么表现突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机器人产品。
在应用方面,发达国家的工业机器人已经有一套完整的设备应用在工业生产线上,并且在运用工业机器人方面已经十分熟练,甚至于不需要配备专门的工业机器人操作人员,就可以使工业机器人完成其运行。但是,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应用还需要配备专门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操作人员,来辅助完成操作。
日本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工业机器人就已经普及,但目前为止,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正面临着向高端转变,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以及国际分工等重大挑战。
工业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创新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该领域的人才供需失衡的矛盾正日益凸显。在制造方面,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成为制约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而我国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极为匮乏。在应用方面,相应操作维护、系统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等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很大。
工业机器人zui大的贡献就是在于对制造业生产力的改善而不是机器人自身的获利。随着控制、驱动和传感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可以处理的工作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其带来的改变将是长远而超越想像的。